一年以来,从成渝到鹭宁苏杭与沪京,冠寓攻城略地,计划在年内布局16个城市,韩石在这个新战场“如鱼得水”。
观点地产网 当一个保温杯被赋予“中年”的形象时,不仅冤枉了保温杯,也冤枉了中年人。我们还不知道,耳鬓已经有些发白的韩石平日里是否拿着保温杯(当然答案是与否并不影响我们的判断),但“年轻态”的他,事业上正迎来了第二个春天。
9月2日,龙湖在北京的首个长租公寓产品即冠寓酒仙桥店,在正式开业前举办小范围的推介。改造后13楼的天台立上了一幅巨大的星空图,一些咖啡、时装品牌还在这里办了个小集市——韩石有着一颗年轻人的心。
从大悦城到龙湖,韩石完成了职业赛道的快速切换。
创新业务
50岁的韩石今日喜上眉梢,他早早到场并热情地与媒体攀谈,语调中难掩兴奋。若不看头发,很难让人察觉到他的年龄,只有在偶尔不发言的间隙表情平静。
从青葱岁月到天命之年,韩石选择了加入龙湖,以龙湖集团副总裁,冠寓CEO身份现身,而非如外界所猜测的加入天街综合体业务。
2016年8月,一展空间、冠寓两个新产品线首度公布,在外界看来,“蛰伏”半年的韩石正式开始推进龙湖的新业务。两个产品竞相发展不到半年时间里,冠寓驶上了主航道。今年初,冠寓已从龙湖创新事业部独立,正式组建冠寓公司。
龙湖短时间内便打破了过往三大业务板块的局面,将冠寓作为核心业务之一。我们不知道改变具体是怎样发生的,但从龙湖地产主席吴亚军近期的表态可以略知一二。
吴亚军在公开场合透露,冠寓一开始就作为龙湖的一项战略业务,由于发展速度超过了想象、各项管理指标也基本符合预期,便最终被确立为与地产、商业、物管并行的主航道业务。她把冠寓称之为惊喜,为千亿的龙湖发展创新业务感到惊喜,并认为龙湖到了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。
一年以来,从成渝到鹭宁苏杭与沪京,冠寓攻城略地,计划在年内布局16个城市,韩石在这个新战场“如鱼得水”。
韩石微信的封面头像,来自一名斯洛文尼亚摄影师的作品,嫩绿空旷的山丘,稍远处只有一间乡间屋舍与零散的几棵树,这样的世界贴合冲淡平和的心境。
青年冠寓
在活动当天,韩石与龙湖副总载宋海林挺直腰板,坐在第一排为台上几名代表年轻新势力的嘉宾使劲鼓掌。与大悦城的客户群年龄定位一样,冠寓将目标瞄准了18-35岁的年轻人。年轻的冠寓也正处于强劲的发展势头,目前已呈现8城11店的格局。
冠寓酒仙桥旗舰店所在的大楼里,实际上还有联合办公空间业态。相比两万多平的冠寓,一展空间仅有4000多平方米,提供近900个联合办公工位。龙湖还将这种集长租公寓、联合办公、配套商业相结合的小综合体生态模式称为CityHub。
据悉,今年冠寓的目标是开业逾15000间,并希望能够迅速突破5万间的规模,到2020年目标是能够成为行业前三名,并且实现租金收入会超过20亿。为了在三年内做大规模,龙湖甚至三年内不考核长租公寓的利润情况。
韩石称,冠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集团的充分授权,对于轻资产项目,龙湖是争取在一周之内能够做出最终的判断,从决定到开业,时间大约为130天。在入驻率方面,龙湖内部的要求是,开业两个月的时候项目的入住率能达到95%以上,目前已开项目都达到了这个标准。
同样是为了迅速发展占领规模,龙湖选择以轻资产入手,再逐步转向以重资产为主。龙湖今年在北京拿的含自持地块将会用于打造重资产的冠寓,但具体是否成行还是要根据地块的特征,以及合作方的意愿。
20亿的租金收入似乎很美好,但长租公寓投资回报慢是业内公认的问题。韩石向观点地产新媒体透露,冠寓的动态投资回报周期是5-6年,轻资产的毛利率是35%以上,重资产的毛利率可达70%以上。
用韩石的话来说,行业本大利薄,但谁能把成本控制住,便一定是未来终局的胜利者。他介绍道,龙湖有一套成本结算体系,控制项目前中后期的成本,以保证这是一个“赚钱的生意”。
几年来,长租公寓市场吸引了万科、招商、绿地、旭辉及碧桂园等房企涌入,市场中还有背靠中介酒店以及私募投资机构的公寓品牌。当媒体询问韩石来龙湖主持创新业务有何优势时,两三秒的空档后,韩石说:“有颗年轻的心。” |